達仁鄉第六十六次中醫義診
日期:107/09/27
天氣:晴🌤
參加人員
醫師:王翊錞
實習生:林芳瑜,張雅淳
志工:蔡維國、蘇安德,陳智文,吳素惠,王麗娥
看診人數:18人
初診:0人
複診:18人

 

賓茂國中第十七次中醫義診
日期:107/09/28
天氣:⛅️晴朗
參加人員
醫師:王翊錞
實習生:林芳瑜,張雅淳
志工:蔡維國、陳智文,蘇安德,吳素惠,王麗娥
看診人數:5人(棒球隊出去比賽)
初診:3人
複診:2人

 

[1070927臺東義診心得]中醫師 王翊錞
人阿!生老病死於這婆娑世界,漢書中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但未知生焉知死,相對世界之大,身處醫界小小的一員,求貢獻微薄之力,奉獻於所需的病人,是初心。但是隨著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初心調味了,淡化了,漸漸失去了原味,幸好有院長總是專注於義診活動,讓我們能在閒暇之餘到台東台䕒義診,讓我們能在這偏遠的鄉村中洗滌身心,也能幫助鄉親。
下午五點前人數尚少,可以居家訪視,探訪不便出門的耆老,正如長照醫療所說,只要出不了門的患者就是偏遠,更遑論這偏遠地區了,過了下午五點半,出外農耕的村民陸續歸來,白宮的患者也迎來第一次的患者高峰,針灸開藥和拔罐,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努力處理患者這兩週來累積的各種扭挫傷,還有慢性病調理,希望能在這兩週一次的義診幫助更多患者,以及讓村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1070927臺東義診心得]實習生 張雅淳
最近南迴醫療的議題,漸漸被關注,但真正會捲起袖子來執行的人,並不太多。院長推動偏鄉醫療,不只是口號,而是用心去做。很感謝,有機會可以成為其中的一枚小螺絲。
移動了340公里的距離,搭乘三個半小時的普悠瑪號,沿途天空漸漸晴朗,依傍著蔚藍美麗的太平洋。剛踏出車站,與扛著30包寬心飲的素惠姊、麗娥姊會合,並有維國大哥、安德大哥,智文大哥來接待我們,繞著蜿蜒的山路,一路上說說笑笑,來到白宮。
維國大哥,熟門熟路的領著我們與當地居民打招呼,或是直接到家中,探望生病的長輩。雖然語言不通,需要比手劃腳,但還是感受到他們燦爛笑容的暖度,我想這是前人耕耘的結果。
透過義診,也更知道自己的不足,需要繼續精進自己的醫術,在藥物不充足時該如何變通,或如何以針傷方法有效緩解筋骨勞傷。仁心是需要醫術當最堅強的基石。

 

[20180927台東義診心得分享]實習生 林芳瑜
這是我第一次到台東義診,我們搭著火車經過半個台灣,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美麗的大海,下了火車之後,維國大哥和其他志工熱情地迎接大家,然後載著我們來到這個美麗的台坂村,山中的空氣有著一絲絲青草味,不似都市中的車煙味,十分清爽怡人。
台坂村位於台東縣達仁鄉,在太麻里鄉、金峰鄉及達仁鄉三鄉交界,住戶約250戶,居民700多名。在進入村莊的一路上,發現只有一間診所及一間衛生所,並無太多醫療資源。
經過維國大哥和志工阿姨們的介紹,原來達仁鄉義診是經由演觀師父和院長的促成,才能夠為這無中醫醫療的鄉鎮提供了中醫服務,至今已邁入第三年。
來到村落後,維國大哥帶著我們到居民家裡走走,探望了臥病在床無法走動的原住民阿嬤和需要坐輪椅的頭目阿公,讓我體認到了偏鄉醫療資源的不便,更覺得此次義診別具意義,帶給居民極大的幫助。在翊淳學長的傷科治療及針灸之下,看到病人舒緩病痛後的笑容,更覺得自己需要再更精進自己,才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近幾日也看到了南迴醫院的醫療議題,發現在全長118公里的南迴公路上沒有一家醫院,預定案拖了許久尚未動工,內心深深覺得改善偏鄉醫療不應該只是大家一時的關注,而是要真心去幫助和推動,這次的達仁鄉義診真的讓我學習了很多也感觸了很多。

 

42658367_740546176282027_5617334975650070528_n.jpg

42647543_740545809615397_7633188596266041344_n.jpg

42709531_740546119615366_9133718764964020224_n.jpg

42723596_740764289593549_2100689979310080_n.jpg

42694061_740764406260204_2010091423772180480_n.jpg

42617461_740546169615361_4743770053919375360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en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