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行腳


92.1.17-18


地點:尖石衛生所、秀鑾村、新光部落,鎮西堡


謝舜華主任,許中華,陳建中,楊淑惠,陳碧桃等


看診人數:衛生所:15人(!/17


          新光部落:34人(1/17-18


          鎮西堡:6人(1/18 


  計畫了許久終於能成行,這一回完全以自己希望的模式進行,由於食宿交通自理,因此對於行程之掌握比較自主,由於隨行都是科內同仁,原本就默契十足,這兩天之相處,效率提升不少,當然還得感謝衛生所同人們,之前之相助,否者此行也很難成行.以下便是此行之紀錄:


    台北下來會合之車子,由於路況不熟,行程有些耽擱,我便先到尖石衛生所看診,由於在尖石鄉不同部落間,已經看診一段時間,許多病人知道每個月我都會來此義診,這些可愛病人早就在衛生所等我,每回到後山義診時,行程總有些耽擱,先為尖石衛生所之病患看診,是其中主要原因,今天有些是從關西,及竹東而來,念此就覺得有些安慰,畢竟受病患肯定,是當一名醫生最大喜悅,由於受當地居民之熱誠邀請,與衛生所合作在衛生所開辦中醫門診,計畫書已送達,也趁此機會與鄭主任相談相關事宜,並拜會鄉長,由於涉及許多利益,許多人想得到一些好處,對於我提出之申請有些意見,但願能尖石鄉固定門診能成行,畢竟我願意以完全義務並直接回饋衛生所及當地原住民,尤其對於無法納保之原住民,希望能由自己到此看診之酬勞支付,但願本計畫能獲得通過.


    大約早上十時台北來的車才到達,車子是謝主任開的,看她文文靜靜.,竟然開的一台四輪傳動之休旅車,看她車上之裝備,已經到了玩家的地步,難怪上回只是開玩笑邀請,她一口氣答應,對於喜歡山林自然的人,來山上義診其實也是一種享受.有一點忙碌,我在一個半小時內看了15個病人


   MAMA車引導下,我們於1015分出發,mama是當地泰雅原住民,在衛生所負責司機工作已經20多年了,對於這附近路況熟悉自不在話下,由於馬偕醫院在秀鑾部落設有醫護站,山上工作人員每週五都會下山,mama就市負責接他們下山,由於有mama引導,對於初次自行開車上山的我們而言,就覺得安心多了,沿途mama向我們解說個部落之關係位置,在于老觀景位置遠觀大霸尖山還是雪白顏色,讓我想起十幾年前登上大霸風頂之雄姿,如今只能遠觀, ,從大自然角度看人的生命,人生何其短,大霸依舊,而我呢?當年一同登頂之同道呢?如果從物質角度來看,這些年之努力,看是有些成果,然而年已老,體力日衰,我還有體力登頂嗎?而大霸依舊聳立在那裡,也許各種因素讓我們無法再有當年登頂之雄姿,然而每個月親臨大霸峰下之部落,雖然只能遠遠觀望,卻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無論是喜歡擁抱或被擁抱,我喜歡這種感覺.


   天氣出奇的好,萬里無雲,一路上很少很少碰到其他車子,爬過很陡之山脈,當地人稱山脈後之部落為後山,聽說路未開通前,部落間如果用走大約要1天時間,宇老後經過上田埔與下田埔,大約再十一時45分抵達秀鑾村,馬偕醫院在這裡設有醫護站,這個月輪陳醫師值班,由於這裡醫師輪值,派來醫師多為住院醫師,與他們比起來,我們之陣容不會太差,加上參與之人員都是自願前往,而且自費請假而來,甚至還捐助醫藥費,看診病患不需健保卡,我們已經漸受當地居民肯定,由於馬偕醫護人員正好下山,我們也擔任此空窗期醫護工作。由於大夥都是醫護同仁一下子便聊開了,事實上最近幾各月每回到後山,我們都會與馬偕醫護人員閒聊,他們也提到這裡常見之病症,尤其一些痠痛之病人,也許中醫療法對他們有所幫助.


   接近中午與mama及馬偕醫護人員告別,過了檢查哨,這一趟義診好像才真正開始,畢竟接下來的一切就我們幾位同仁一起合作,過了秀崗溪橋,一路爬坡,爬了近20分鐘車程,海拔高度起碼上升800公尺,從地圖來看我們正要越過另一座山脈,往更深更遠的中央山脈越過,在山頂上有另一部落,--泰崗,這裡居民看起來膚色更黑,似乎與前山或秀鑾之居民有所差異,畢竟這裡已經是另一做山脈了,過了泰崗後坡度漸緩,車子沿著山脈腰部前行,由於之前來過,一眼就看見遠遠的部落在路的盡頭,新光部落以及終點部落鎮西堡,大夥有興奮,畢竟從一大早六七點出發,到現在已經下午一點了,有點疲憊加上飢餓,然而這一切都被興奮心情所湮蓋.


   由於事先已經與當地人約好下午兩點至晚上八點間看診,我們休息午餐及準備時間只有近一小時,還好住宿與看診是在同一地點,省得許多多麻煩,由於這裡負責人好客、好心腸、又一手好廚藝,加上住宿條件不差,幾乎附近之登山客都歇腳於此,連衛生所、馬偕醫護站都在此看診,此民宿店名為日日春--,老闆是泰雅原住民黃月娥,她真是熱情、善體人意、不拘小節,他似乎是原住民之縮影,後山義診得以行成,真是多虧有她之相助,雖然與她只有短暫幾次相處機會,從她身上我學會並真實看到原存於人類-真、善、美的一面,尤其是這一回在山上目睹,發生山難幕後的種種心酸,歷歷在目,雖然工作再忙,這偉大真誠人性至愛,趕緊紀錄下來.


   部落裡出奇的靜,雖然天氣出奇的好,我在想也許學校剛放寒假,所以人少了點,然而外頭許多剛放寒假在路上,學校嬉戲小朋友,除了幾位背著小孩的婦人及老人外,整個部落空蕩蕩,原本以為天氣放晴,大夥都跑到田裡工作,也許患者會晚一點來看診,然而上回來的時候卻相當忙碌,在看了七八位小朋友及婦女患者後,民宿老闆泰雅原住民黃月娥,向我走過來並說到:病人會晚一點到,因為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到山上去了,6天前一位61歲登山客,登山失蹤了;仔細問了些細節.這才知道,原來六天前,從台北下來之登山隊伍到此登山,7-8十人,在登完山後,回到住宿用晚餐時才知道少了一人,由於出事那天正逢大寒流,加上發現時天已黑山裡大夥都不熟悉,為了趕時間於第一時間搶救,那天晚上那位好心腸、善體人意之原住民老闆黃月娥,跑遍了整個部落,請壯丁們摸黑上山幫忙尋找失蹤的登山客,她的大兒子也跟著上山,而她放下手中所有生意,幫忙打點所有後勤工作,看她跟我講話之面容,泛著血絲的眼白、黎黑的面孔、沙啞的聲音,我知道她已經快累倒了,原來所有救援人員之吃喝都是他一個人打點,而如此之日子已經進行6天了,失蹤登山客家屬包誇他的妻子、兒子、媳婦從我們看診旁經過,我請淑惠向前與其妻子打聲招呼,並盡可能安慰或給予幫忙,淑惠說:遇到這種事,還沒安慰到她,自己就先哭了,謝主任與阿桃先後陪著受難家屬,相互鼓勵安慰,也許都是女生,比較能體會這種心情,氣氛有點感傷,加上部落的人都上山了,靜的出奇,一時間沒有病人看診,我們也趁此控檔,步行到路的盡頭鎮西堡,拜訪最偏遠的教會,聽說那裡的牧師是以前本院內科主任的妹婿,路程中遇到好幾輛泥寧不堪載著疲憊身影的原住民,我心裡打想,也許是找到了失蹤登山客,也許是搜救者回到部落短暫休息、或補充物質,鎮西堡教會位在獨立山頭,視野相當好,從教會遠望可以看到整個鎮西堡部落散佈在山谷中,事實上鎮西堡部並沒有如其他部落散佈般是集聚在一起,大約5-6戶集中, 卻散佈整個山谷,從一些資料中得之,本部落是最貧苦、最偏遠之原住民部落,甚至比斯馬庫斯部落落後,這幾年透過媒體報導,司馬庫斯越來越有名,當然資源也越來越多,事實上司馬庫絲也失去原來純真之面目,而鎮西堡至今扔少有人到這兒來,我心裡打想,上回我來了,卻只是路過,這回我遠遠觀望,但願能真正走入他們的屋子,給予最直接之醫療服務,即使只有1-2人需要之服務,心裡想著想,看看手錶,趕著大夥回去看診,也許方才遇到那幾輛泥寧不堪載著疲憊身影的原住民,帶來好消息,或者這些剛從山上下來的勇士,需要我們的醫療照顧。-------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en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