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許「中醫在台灣」融入新內涵


參加第三屆國際補充醫學會-有感


台北醫院 中醫科 許中華


1. 緣起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 補充及另類醫學越來越受國際醫界所重視,根據許多研究顯示 ,有越來越多民眾重視CAM課題,歐美國家許多醫師,紛紛學習相關知識,也投入相關議題研究 ,由於個人從事中醫,也有一些西醫訓練基礎,加上這幾年來在中國醫 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就讀,以及陽明大學共衛所流病組學了一些研 究方法學基礎,近幾年來也從事一些clinical trial studies,去年抱著學習態度參加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lementary Medicine Research ICCMR會議,也將研究成果在慕尼黑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補充醫學會發表 ,也認識許多CAM國際學者,今年是第三屆國際補充醫學在雪梨舉辦,很高興95年國科會補助的「綠茶提煉物臨床研究」也在大會發表 ,同時也將最近在台灣所從事之研究整理,共有三篇論文發表 ,台灣有兩人參與本次會議,共發表4篇論文。


 


2.論文投稿與接受


   由於去年參加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第二屆ICCMR會議,當時雪梨代表就已經介紹第三屆將在雪梨舉辦 ,從去年秋天起就陸續接到許多會議訊息,因為剛好95年之「綠茶提煉物治療肥胖婦女之療效評估」計畫完成,將本計畫整理並投稿,另外也將之前之相關病例報告 Necrotizing lung nodules of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treat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 case report. Shock resuscitation with acupuncture: a case report一起投稿,很高興這三篇論文,都被學術委員會接受,並於大會發表 。出發前一個星期,又收到來自Clinical Nutrition 期刊的信件,之前投稿的本論文,被Clinical Nutrition期刊接受了,這真是好消息,Clinical Nutrition是很有名很好的期刊,對我們相關研究的付出,是很好的鼓舞。


 


3. 獲學術委員會邀請擔任本次大會學術論文評審(Reviewer)


   也許是這些年在CAM議題上發表了一些論文,被大會邀請擔任「學術委員會論文審查審議委員」,擔任本次大會論文審查委員,期間也審查了許多國家


學者所投稿之論文,這是很榮幸的經歷。


 


4.堅持以「Taiwan」名稱與會


  200710月投稿,投稿過程有許多插曲,投稿是採用網路方式 ,事實上在目前許多國際會議都採用本方式,去年在慕尼黑也是以此方 式,但是填到「國家」欄位時是用選的,並無Taiwan選項,只有「Taiwan, Province of China」選項,因為只有任何一個空格未填,便無法進行後續投稿 ,當時就寫了一封信向會秘書處,說明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可是卻收到秘書處來信說「根據聯合國會議第?號決議----」,當時原本想如果必須以此名稱參加本次會議,乾脆不參加會議算了 ,後來想想如果不據理力爭,也許以後再參加會議就要被更改名稱 ,還好衛生署駐歐盟代表張武修教授協助下,我又寫了信向秘書處力爭 ,信是用英文寫的,大致是說我不懂聯合國決議是如何? 這是學術會議,另外也提出去年在慕尼黑我也是用「Taiwan」,為何今年不行,最後我提到「A name should be named by the people who live in , but not named by the organization or people not live in」,我也同時寄信給大會主席,日本主席及學術委員會主席 ,這些朋友再去年慕尼黑曾有一面之緣,不久收到秘書處來信,說 「很抱歉並充分了解我們的考慮」,將名稱維持「TAIWAN」,雖然之後還是有些波折,但總是在堅持下維持in name ofTAIWAN」,後來才知道,中國派了最大的參與團,連大使領事官員都來了 ,聽說大會經費許多都是由其支助的,出發前我特別印了各斗大「TAIWANlogo名片,也在展示海報加上斗大「TAIWANlogo,也許只有3位來自台灣,大會上還是感受到來自台灣的聲音。


 


5.會議過程


   3/29 上午大會開始報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師、學者前往Daring Harbor的國際會議廳報到,Conventional Center(國際會議廳)有一流會議廳及設備,接待人員也都很有經驗 ,雖然人很多但是很有秩序,下午參加Workshop 3,主題是TCM Practices and Research,會議地點是在Liverpool Hospital 舉行,許多topics都很精采,也許是這些年來自己也從事許多TCM research,聽起來似乎很熟悉,在休息時間遇見許多昔日好友,Japanese 渥美和彥先生目前是 Japanese Society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IMJ)主席,Prof. Emeritus, University of Tokyo; ISCMR 新任主席Prof Harald Walach, Presendent , (UK),另外這次籌辦主席Prof Felix Wong ,其負責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他是華人第二代;晚上大會安排在Daring Harbor之海事博物館舉行歡迎酒會,冠蓋雲集大家都盛裝赴會 ,我也帶年輕的楊鈞百醫師夫妻一起出席,這是一個難得機會可以與各 國CAM領袖或精英交流,因為去年已經參加過一次,許多老朋友見面很是高興 ,期間遇見Dr Suzuki Kiyoshi (東京療養院院長) 鈴木志清醫師、Takashi Seki (東北大學 漢方內科) 關隆志、Dr Claudia Wit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Berli(德國)Dr SP Dhanabal, Dep of Phytopharmacy & Phytomedicine(印度)Harvard Medical School (New England Baptist Hospital) Dr Charles Shang 、雪梨大學Basil D. Roufogalis 教授,他是這次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當然也與來自中國代表寒喧打招 呼,我將印有斗大台灣LOGO名片給他們,有些官方代表接到名片有些尷尬,年輕的楊鈞百醫師夫妻 很快融入酒會氣氛,也認識許多朋友。


  3/30 上午正式開幕由這次大會主席Prof Felix WongISCMR主席Prof Harald Walach共同主持,接著大會安排專題演講題目是「Have role in future medicine and what it will take to globalize」,我及楊醫師的論文在上午的TCM and acupuncture practice session發表,我的題目是Necrotizing lung nodules of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treat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 case reportShock resuscitation with acupuncture: a case report,楊醫師題目是針刺腕隧道症候群療效評估,許多人都很感興趣 ,並與我們相談相關細節,由於對TCM CANCER 有興趣,我也同時參加相關議程,下午也選擇Clinical trial Method會議參加,聽來自不同國家學者專家報告,真是學了不少 ,因為自己也從事許多TCM CAM clinical trial,整個聽起來其實我們的某些研究水準不見得比他們差 。今年再次與會似乎给自己一點信心。晚上參加雪梨港的Dinner Cruise。位於海邊的雪梨歌劇院,晚上看起來格外明亮美麗。


   3/31 上午我的95年之「綠茶提煉物治療肥胖婦女之療效評估」論文在Herbal Medicine Quality and Efficacy session 發表,許多人都很感興趣,來自澳洲、印度、德國、印尼、日本 、韓國及中國代表都與我相談研究細節,因為論文被Clinical Nutrition期刊 accept,讓我更有信心與大家分享研究心得,也很高興跟大家說這是「made in Taiwan」的綠茶提煉物研究。下午楊醫師參加CAM Approach in Pain 的討論會,我則參加Tai Chi and Exercise Therapy討論會,課程都很精采,最後則是閉幕前的壓軸演講,由雪梨大學Prof Alan Bensoussan 主講「Carrots And Big Sticks- Drivers Of Growth In Complementary Medicines」,Prof Alan Bensoussan就是以中藥治療腸激症,該論文登在JAMA期刊的第一作者,這篇文章可謂是將中醫藥臨床研究 ,推向世界舞台的經典之作,這篇論文幾乎是所有從事中醫clinical trial 必讀論文,記得自己曾將本文做探討專文介紹給同道分享 ,能在這裡看到他並聽其演講深覺幾分慶幸,隨後由Norway NAFKAM Vinjar Fonnebo教授主講「Translation of CAM Research to Clinical Practice」,Vinjar Fonnebo教授也是CAM國際級學者,他的論文2005年才豋在著名國際醫學期刊Lancet,他講的相當精采,最後也邀請大家在2010年在挪威舉辦的第五屆ICCMR會議,第五屆ICCMR會議將由他負責承辦。


  閉幕式由大會主席Prof Felix WongISCMR主席Prof Harald Walach共同主持,氣氛很是溫馨,下一屆ICCMR會議將由美國主辦,在依依不捨下畫句點,互道珍重再見 。晚上整理東西,4月一日 早上搭華航飛機回台灣。


 


6. 與會心得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 補充及另類醫學越來越受國際醫界所重視,從這次來自世界28國家代表參與盛況可見一般,有許多體會,略述如下。


1.應以台灣名義積極參與CAM國際學術活動


2.應提升好且精緻的CAM研究水準,鼓勵學者參與CAM國際學術活動


3.學術經驗是邁向國際的基礎,好的研究論文發表,比亮麗的英文更易與 國際 學者交流


4.據理力爭,廣結善緣,以台灣為榮


 


 


P1. 開幕在雪梨達令港之國際會議廳舉行



 


P2. ISCMR主席Prof Harald Walach合影



 


P3. 與日本整合醫學會理事長渥美 和印度主席在論文前合照



 


P4. 雪梨中國城一角



 


P5  雪梨 著名歌劇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en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