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採訪學生:


學系:中醫學系  姓名:陳馨文


年級:2年級   學號:9102032


 


受訪醫師背景敘述


姓名:許中華 行醫年資:11年


服務單位: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


 


資歷: 《學經歷簡述》


四代中醫世家


民國60年       台北縣樹林國小畢業


民國63年       台北縣樹林國中畢業


民國66年       台北縣復興高中畢業


民國75~77年   陸軍少尉醫官


民國84年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


民國85年       台北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民國88年至今   台北醫院中醫科主任


民國90       第二屆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畢業


民國92年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班


Ø        中西醫整合專科醫師


Ø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2004/4/30與許主任在其診間合照



 


 



《專訪內容》


【前言】:


上學期的生命價值課中,蘇老師曾提過一位仁心仁術的醫生,蘇老師提到他在抗SARS的傑出救人表現外,更要我們學習那位醫生關懷病人、無私無我的境界,這位醫生正是許主任。因此當系主任說要訪問醫生時,我便十分希望能訪問到這位菩薩心腸的仁醫。但想到:「他是抗SARS英雄,又是主任。我小小一個大二學生,能有機會訪問他嗎?!」在一番掙扎後,本想趁回家的機會,到醫院邀訪許主任。但礙於課程的時間,我沒機會當面邀約。最後抱持著「試試看也好,我真的很想訪問這位好醫生的心情」,用最不禮貌的邀約法--打電話。到許主任服務的醫院邀訪,在說明了此次報告的性質與目的後,沒想到許主任竟然答應了,並親切的挪出時間讓我拜訪,熱情毫不保留的將他行醫的心得與我分享。


就這樣我醫學生涯的課程,展開了一段極精采的心靈饗宴


 


一、     求學生涯--一位追求中醫師宣言的醫生:


與一般生長在中醫世家的醫生一樣,許主任自小受到中醫的薰陶,自然對中醫已深深的結下了不解之緣,對於中醫的知識與興趣也以融入生活。但中醫世家對主任最大的影響,不只是醫術,而是對人的關懷


許主任的祖父許丕典醫生,不僅是位妙手回春的神醫,更重要的他是一位濟世救人的仁醫。許主任回憶到:在那年代祖父從沒有規定看診要多少錢。古僕的看診桌上有著一條寬約12公分的隙縫,病患依其能力來包紅包,放入條隙縫中。醫生永遠也不知道病人包多少錢,因為紅包總是在看完診後才會拆開來看,如果病人沒有署名,永遠也不知道,況且拆紅包的人永遠不是醫生本人,許多貧窮的人,沒錢包紅包,有時會帶些雞蛋、雞、鴨來,當然甚麼都沒有時,祖父也會好好看診;錢的多少不是看病的必要條件。


許主任還說到:有一次參加一次婚禮,筵席中大夥知道我是「許丕典醫生」的孫子,主人的家長趕緊過來敬酒,並說到:「要是沒有你祖父,就沒有今天的新郎」,原來新郎的父親當年結婚多年,卻無法生子,在祖父那兒看診,才生下今日新郎,也才有今天之喜宴,那時候祖父已經去世多年,故事中的主人卻還記得這件往事。可見對於那些受過許主任祖父照顧過的病人來說,那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恩澤。就是這份對眾生的大愛,使得許主任在行醫的過程,最重視的也是以人為本的服務心、關懷情。造就了許主任在日後,行有餘力,只要有機會、有能力照顧偏遠地區的原住民,自己率先掏腰包添購藥材,走入深山為民眾服務,更帶領著一群有愛心的醫療團隊,組成芸生會,有計畫、持續性的為偏遠山區民眾服務。這份大愛的精神,使得許主任在SARS期間奮不顧身的站到第一線,領著中醫科的英雄們,一起抗SARS。這次SARS的病情控制最好的醫院,其中一個就是衛生署台北醫院,也就是許主任所服務的醫院。衛生署台北醫院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在預防及治療上都有很好的成果。而中醫科的抗SARS團隊正是許主任領軍的。


許主任在大學時選擇讀中醫系,就是以結合中西醫學為行醫的方向。在西醫見習時許主任憑著優異的成績到北部最好的醫院----馬偕醫院實習;而中醫實習課程在中國附設醫院、北港的媽祖醫院以及和平醫院(現在台北中醫醫院的前身)。


在求學的過程中,許主任一直都是認真的對自己該做的事負責。當我問到有沒有什麼讀書訣竅時,許主任說:做好你自己的角色,做什麼像什麼!就是這種對自己人生各階段都要好好把握當下、好好負責的心。許主任的求學生涯十分順利,在課業上或任何考試上都能以優異的成績通過。


 


二、執業訓練及目前專業:


考取醫師執照後,許主任在省立台北醫院(現在的衛生署台北醫院)的西醫內科待了五六年,並當上內科主治醫師。八十七年十二月前院長黃世傑決定要增設中醫部,擁有中西醫整合專科醫師資格及西醫臨床經驗豐富的許主任,自然就是最佳人選。就這樣子,衛生署台北醫院的中醫科就在許主任的帶領下,從最初的規劃、籌備辦理中醫醫療業務。八十八年七月一日正式開辦至今,現在中醫科業績已經在署立醫院中排名第一或二,在北台灣附設有中醫部門醫院僅次於台北市中醫醫院及林口長庚醫院,更居於台北縣中醫界的龍頭,也成為許多新設中醫部門醫院標竿學習醫院。許主任對中醫科最大的目標是:『真正做到中西結合治療病人,並將中醫走入基層、深入民間、邁向國際。並將醫療照護帶到弱勢族群與偏遠地區』


對許主任來說,中醫科的各項變化都是希望能為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因而在科室的硬體設備上,以溫馨、以病人為導向之中式、人性化之整體設計來佈置。除了要讓病人在診療區感到舒適外,許主任更在候診區四週設計衛教看板,讓病人在等待的同時也可以學些自我保健的方法。更架設中醫科的網站,提供更多相關資訊及有關中醫科的介紹。(台北醫院中醫科的網址:http://www.ptph.gov.tw/dep/dep19/dep19.HTM)


此外,許主任更大力向醫院爭取,為偏遠地區服務的機會,因而在92年八月,在院長黃焜璋的支持下,開辦偏遠地區(尖石鄉)中醫門診,使貧困與外界幾乎隔離的原住民患者也能得到基本的醫療照顧。但對於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許主任來說,這都只是踏出他理想的一小步而已,許主任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因而常常用自己的假日或下班時間,獨自帶著小醫療箱,到偏遠地方去義診。從獨自去尖石鄉看偏遠地區的人民及去三峽普賢寺為重症病童看病,到後來號昭全中醫科的各個優秀的醫療團隊人員,陳建中醫師、何彥頤醫師、謝抒玲醫師、呂聆美藥師、楊淑惠護理師、葉千慧護士…等,到斯馬庫斯、新光部落、秀巒村這些偏遠地方義診。許主任笑著說:好人是傳染的!,好人真的會傳染吧!隨著許主任的義行,不僅是中醫科的同仁參與,後來也有許多有服務熱誠的醫療同仁,不分區域、不分彼此的參與偏遠地方的醫療幫助,也因而組成了芸生會。


另外,許主任的仁心仁術也受到病患的肯定,89、90、91、92年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院內舉辦的『病人票選最佳服務楷模』(醫師組)的頭獎就是許主任,好人真的會傳染喔!不僅是醫師組,連護士小惠也是『病人票選最佳服務楷模』非醫師組的第一名呢!


 


Ø           芸生會--芸芸眾生,有緣相會,助人很是喜悅


許主任的願景是:『1.人道關懷,2.走入基層,3.邁向國際』。在人到關懷方面許主任說到,其實他從很久以前就有『『帶著中醫』走入基層,跑到深山,深入部落,關環若勢族群』的想法,但礙於時間及各方面條件不充足的情況下,他將這份心放在心中,一直沒有放棄去實踐這個理想。許主任一直以芸芸眾生為念,以服務為先,為提昇中醫形象、醫療及人道關懷而努力,因此行醫之後,常獨自一人帶著醫療箱,到偏遠地區服務。「好人是會傳染的」許主任的善行,凝聚了一群有熱誠有愛心的醫療同仁組成了芸生會。


許主任說到:『91年夏天我剛好從研究所畢業,突然多出許多時間,於是將多出來的時間投入偏遠部落及弱勢族群之醫療服務。起初是一個人跟著衛生所走,後來自己前往,甚至組隊而行。最初也只有中醫服務後來還帶了西藥及衛教服務。由於服務次數頻繁,加上參與的人來自不同醫院,大夥將本服務團隊取個名字,管它叫「芸生會」,取其義為『芸芸眾生,有緣相會』希望所有參與的人;無論醫事人員與病患都能珍惜這份情緣。』


 


 


秉著芸生會的宗旨:『1.只有人道關懷,不分宗教種族。2.長期深入醫療照護。3.服務偏遠部落及弱勢族群。』所有的醫療同仁都是自掏腰包購置醫療器材及藥品,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大伙開著自家的車子,到深山中服務醫療資源缺乏的鄉民。


對於醫療資源匱乏,有卡也無醫的生活環境下,許主任的『無中醫鄉巡迴醫療服務計畫』及芸生會諸位大德的義舉,不啻是最好的禮物。許主任希望能長期深入醫療照顧及人道關懷,服務偏遠部落及弱勢族群。不只是有義診而已。要長期有計畫性的能在這些偏遠的鄉里做定點、定時的長期服務。並從醫院帶來完整之病歷格式,希望所有看過之病人都能長期追蹤、長期觀察,做有效的醫療幫助。


 


許主任十分重視到偏遠山區的醫療問題(那些人為何無卡?或無法持卡…?!),他說到有些病人很可愛的對他說:「真的嗎?這裡看病不用卡!?」,但也有人很無奈的對他說:「這裡有卡也看不到病」;許主任說:『有些問題 ,應該深思,但願更多人,真正落實好的政策---醫療是一種人道關懷—那是不需卡的世界,與其在城市中尋找稀有的—無卡人,何不走入他們的世界。』。而在這個有卡也看不到病的地方。每次芸生會同仁的拜訪,成了當地民眾最期待的事之一。每次芸生會定期定點到尖石鄉的義診,都會有許多病人早在當地的衛生所(就是芸生會在尖石鄉的醫療服務站之一)等待,有些人甚至還遠從關西、竹東來。


『畢竟受病患肯定,是當一名醫生最大喜悅!』許主任笑著說:『來山上義診其實也是一種享受。雖然有一點忙碌,我在一個半小時內看了15個病人。有點疲憊加上飢餓,然而這一切都被興奮心情所湮蓋。』『即使只有1-2人需要之服務,我也希望能到這些缺乏醫療資源的地方,給予最直接之醫療服務。』


『醫療是一種人道關懷,最好的醫療是從預防疾病著手。』在直接給予醫療照顧之餘,許主任及同行的醫療同仁,也會做些衛教,尤其是學貫中西的許主任,以中醫養生及環境醫學的觀點,適時的給予生活、習慣、飲食上的指導。


對於中醫走入基層許主任提除三點看法:『(1) 團隊勝於單打獨門。(2)自願奉獻者勝於利潤導向者。(3)有經驗者、有計畫者勝於初試者』而芸生會正是實踐走入基層的開始之一。


 


【與中醫科的同仁到三峽普賢寺看重症病童。


11個小朋友,來自11個家庭.重症的孩童,


好有慈悲心的山上師父,以及一群志工】



 


【除了看病外,還帶著許多人類的基本關懷】


 



 


 


Ø           站在SARS的第一線


也許,他們之於這個社會,輕若塵、渺如雨。


也許,他們並非鎂光燈聚集追逐的目標。也無報章上所追取的英雄事蹟!


但是他們絕對是在SARS風暴中最後的堡壘及燈塔,在這場風暴中帶著大家前進                       


早在三月中旬,衛生署台北醫院已陸陸續續有碰到疑似或是SARS的病患入院。此時,許主任便與中醫科的同仁收集、研究有關SARS疫情的相關資料及商討因應之策。在疫情流行初期,便推出「宣扶益氣湯」,以板藍根、金銀花等材料配方,開始於本院大廳免費提供給所有病患及員工們飲用,並提供給第一線的同仁藥材讓他們回家煎服。並與科內同仁研發「除根湯」,計畫給醫療同仁服用。


在行政院衛生署指定衛生署台北醫院為SARS專責醫院後,有多達六十幾名的SARS病患在這家醫院。醫院將醫療人力分為四組輪流照顧SARS病患,而帶領這四組醫療團隊的除了西醫部門的醫生外,許主任秉著救人的熱誠,站出來帶領醫療團對抗SARS。從細微的教導工作同仁,如何做好自身安全防護(例如要如何穿代隔離衣,如何安全的進出隔離病房照顧病人等);主任並不因為是中醫師就在這次抗SARS戰爭中逃跑,反而自願照顧被隔離之病患,站到第一線與病患接觸,為病人把脈、看舌診,每天為他們煎藥、送藥,並給予被隔離的同仁深刻、誠摯的關懷與鼓勵;並號昭芸生會及社會的力量,免費提供抗煞、防煞的藥材,親自與中醫科的同仁,為全體醫療同仁煎煮抗煞方--「除根湯」。


 


【許主任在加護病房照顧SARS病人,他們許多人接受中西醫療法】


 


 


許主任回憶到:『那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救人要緊。其他事情也就無暇顧及了!所以我們中醫科全體動員,忙著救人,雖然忙但士氣高昂!!』許主任堅信『唯有慈悲,才能度過難關』,才會不顧一切的到第一線就人、為醫院同仁煎抗煞湯藥,並發放『除根湯』給其他醫療院所或是有需要的人。許主任說到:『芸芸眾生,有緣相會!能帶著團隊來照顧這群受SARS之苦的病患,也是種機緣,人家問我怕不怕?!我笑了笑沒回答,打心底想著「唯有慈悲,才能渡過此難關」不是嗎?SARS至今沒有特效藥,如果有只有慈悲二字而已!』


 



【→除根湯給被隔離員工飲用,後來全部平安】


 


真的是慈悲,讓台北醫院的全體同仁度過難關。『根除湯』似乎對抗煞有效,使得台北醫院的所有同仁卻都能安然渡過這次為難。許主任還希望能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模式,找出更有效的抗煞方法。並參與五月六日在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召開「中醫因應專家小組會議」;也應中醫藥委員會之邀,參加兩岸三地防治SARS視訊會議;還與德國、瑞士中醫研究學院院長施百克教授及林口長庚中醫副院長張恆鴻博士等,分享如何以中西醫結合成功防治SARS經驗。


SARS風波,許多人都把矛頭指向曹女士,認為他感染了許多人,而投以異樣的眼光;曹女士雖然抗煞成功,但肺嚴重損壞,只能靠氧機呼吸,帶著氧氣筒看病不但不方便,連招一輛計程車到醫院看病,都很少人敢載他。許主任聽到一位慈濟志工說出這個情形,私下問了住址,親自拜訪曹女士,給予醫療上的幫助。巧的是,衛生署署長陳健仁得知曹女士由於呼吸困難,需隨時用氧氣,家住板橋到台北市的醫學中心看病十分不方便,請求署立台北醫院就近給予照顧。於是黃院長派出胸腔專科的副院長趙崇良及有中西醫碩士學位的中醫科主任許中華組成醫療團隊,前往曹女士板橋家中給予曹女士及其家人診療。由趙副院長針對曹女士做肺功能追蹤外,醫療團隊每週並到曹女士家中做環境調查及生活輔導。許主任更針對曹女士一家之各項症狀,依其病情給予中藥治療。治療一個多月後,曹女士從每次洗澡需用三次氧氣輔助呼吸,進步到洗完澡後再用氧氣呼吸,再經二個月後,可不用氧氣呼吸,後來可外出到公園學氣功,讓體能狀態更加恢復而擺脫氧氣機。最後曹女士很高興,贈金牌給台北醫院感謝照顧外,還將該台氧氣機也捐給台北醫院。


 


三、    人生態度、生命價值與休閒與嗜好:


慈悲菩薩心,關懷芸芸眾生


許主任一直以芸芸眾生為念,以服務為先,為人道關懷而努力,將治好病人視為人生最大的享受,並重視生態保育及對原住民及弱勢族群的關懷。許主任認為:『醫生非修車工,要有人道精神。在服務之餘也可行醫、行善。』他覺得人生如果只在金錢、名利中打滾的話,那樣的人生絕對會讓他失去許多重要的東西,更無法看清自己的人生。若只在乎自己,而忘了去關懷週遭的人事物,那人生就太沒意義了!『人要回頭看,不見得要一味盲目的向前衝!』許主任覺得,要在生命的每一刻都能時時自我檢視,自己有沒有偏離自己的理想,不能被外物衝昏頭。


我問許主任在對於義診花出那麼多時間後,有留下一些時間給家人嗎?!主任現在還在讀陽明大學公衛博士班並做研究,那時間如何運用呢?!主任笑答到:『The simple is the best』。這就是許主任在百忙中還可以在救人和家庭兩兼顧的原因,許主任解釋到:『The simple is the best. 就是要隨時掌握好自己當下的目標、重心在哪!一但找到了,就心無旁鶩的去做。隨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雖然義診很辛苦,可是能給予那些需要醫療的人實質上的幫助,那麼就值得了。許主任覺得,到深山義診,開車也是一種旅行。在往義診的路上,不論是高山流水還是森林幽谷,經過時總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義診對主任來說,其實也是一種休閒,雖然累,但很快樂。


 


四、    給學生的人生建議 :


許主任十分重視醫學生及年輕醫師的教學,尤其是心靈、價值觀,還有愛心的養成。他想要培育慈悲有愛心的醫生。許主任說:培養一位具有慈悲、有愛心的醫師,就好比栽培了一個種子,日後他們會成長、開花、結果,那才是真正散佈愛心的慈悲!基於此理念,有任何機會,我總會不厭其煩的,將自己的理念與他們分享,希望有朝一日,他們也能散撥此觀念。


主任也說:雖然服務社會這項工作對學生來說,現在是不太可能做很多的。可是只要有心,將來有機會時你就會去做。你們現在沒能力,可以先將那份心放在心中,等到哪一天有能力時再去做。只要有這份愛心、信念,我相信可以做許多事的!』『而且要視病猶親、一直要有助人的善念!』


The simple is the best』學習沒有捷徑。只要專注在認真扮演好每一階段的角色,努力去學習,就會有收穫。學習時要將目光放遠大些,要成為具有國際觀、多元思考、中西醫結合的學生。


 


五、    訪問心得:


真的十分佩服許主任的言行舉止,更訝異許主任能在工作繁忙之餘還可以撥出那麼多時間去照顧偏遠地區的居民。『The simple is the best.』許主任能將事情單純化及目標化,所以可以精確的善用時間。但更重要的是因為許主任有這份大愛,所以才會有這些善行。因為有顆無所求,沒有慾望的崇高心靈,所以會慷慨大方的點燃自己的光芒去照亮他人,竭盡所能的為社會付出善念和關懷。雖說醫學應該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但醫生救人的崇高行業,曾幾何時已被一些追求利益的醫生,讓醫療與商業掛上等號。還記得有些醫院因為健保的總而預算,還限制醫生門診量數,來不讓自己虧錢。許主任所帶領的中醫科,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因為所有的醫生都以濟世救人的心在服務人群。


『四海共一家,擺渡人間苦』,許主任與芸生會的義行,弭除地理的偏遠、心靈荒漠,真正做到「四海一家」。對許主任來說,生命是如此美好,照顧身命是如此的快樂。他不吝於在荒野深山中散佈人間的愛與關懷。並有規劃性的希望這份愛能在當地落地生根,讓愛的光芒與溫馨永遠在深山中照耀著需要幫助的人。


面對每天在醫院所見到的各種生命問題,許主任用愛與誠摯的關懷,竭盡所能的讓每個生命都能圓滿。拜訪了許主任才讓我重新想起,當初要考醫學院的初衷。聯考時堅持要上醫學院不也是希望自己能照顧人群嗎?!但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那份進入醫學院前的理想、想助人的願景,還在嗎?!這次醫學生涯的訪問課程,不只是讓我看到一位人間的活菩薩,這位菩薩更用他的光,喚醒我心中對醫師這職業最初的偉大理想。願我能真正將這份濟世之光銘記心中,學習許主任『四海共一家,擺渡人間苦』的理念,將來也能像許主任一樣照亮許多人。


最後,謝謝許主任,及所有中醫科的前輩們,您們讓我這次醫學生涯報告有個溫馨動人、極有意義的旅程。謝謝您們!!


 


【 到司馬庫部落義診之路。


許主任還說到:『越過斷崖,走向目標,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en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